查看原文
其他

用战争思维理解疫情,可能有什么问题?
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1号档案馆 Author 伯罗奔尼撒

作者:伯罗奔尼撒

来源:1号档案馆


词语有如挂钩,能固定我们的思想观念

——亨利·沃德·比彻


这些天,在许多媒体上,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新闻题目:“四个方面同向发力,打赢疫情防控的总体战”、 “冲锋,义无反顾!” “大理征用事件:防疫阻击战,决不能各自为战”“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”。“总体战”“阻击战”“冲锋”“人民战争”等等战争术语,在新闻报道中屡见不鲜。
 
针对这一现象,人们似乎还没有进行过较多的分析和讨论。这可能是因为,人们在阅读新闻报道时,往往会更关注新闻事件本身,而忽视这些战争术语。或者说,人们已经司空见惯。
 
但是,战争术语的大量出现,其实是新闻叙事中战争隐喻泛化的一种表现。这是应该引起人们加以注意的。

原因在于,战争隐喻在新闻叙事中的泛化,事实上会使人们习惯于以一种敌我意识十分明确的战争思维,去错误地认知和理解非战争领域的社会现象或问题。比如说,将原本的灾难看成一场战争,而非悲剧。认为结局只有胜败,而没有胜败之外的其它选项。
 
一、战争隐喻是什么?
 

战争隐喻,是指以真实的战争,类比非战争行为或事件。
 
作为一种在新闻叙事上出现的话语现象,战争隐喻则是指以战争术语,描写各类非战争领域的新闻事件,赋予其以强烈的对抗性、紧迫性和修辞认知张力。
 
“四个方面同向发力,打赢疫情防控的总体战”、 “冲锋,义无反顾!” “大理征用事件:防疫阻击战,决不能各自为战”“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”……

这些话语,其实就是战争隐喻的典型代表。
 
这一类战争隐喻,当然不只是在这样一种场合出现,也不只是今天才出现。只要认真观察国内媒体的新闻报道,人们不难发现,战争隐喻,在新闻叙事中被广泛地运用着。政府工作、经济活动、体育比赛、医疗等等领域,都能看到,例如:
(1)  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和疫情防控阻击战(常德日报,2020/02/11)(2)  中国经济战“疫”录:经济保卫战全面打响 (中国新闻网2020/02/12)
(3)  疫情如何影响中国军团备战奥运(环球网 2020/02/12)
(4)  贵州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誓师大会引起党员干部强烈反响(新华网 2020-02-11)
(5)  在疫情炮火中“诞生” 泰康同济(武汉)医院谱写英雄赞歌(中国网医疗频道 2020/02/08)


如果我们往回看三十年,那些我们所经历过的重要事件,比如说1998年的大洪灾,2003年的非典,以及2008年的汶川地震,国内媒体相关报道的新闻叙事,实际上也都运用了大量的战争隐喻。为了节省篇幅,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。

二、战争隐喻何以会在新闻叙事中泛化?


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杨洋和董方峰,在《当代中国媒体话语中的战争隐喻现象研究》一文中,对战争隐喻泛化这一现象有进行过分析。他们认为,在当代中国话语中,战争隐喻泛化的原因有以下三点:认知动因、修辞动因、历史文化动因。
 
第一,认知动因。乔治·考莱夫和马克·约翰逊,是美国的两位语言学家,两人合著过《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》一书。这本书被认为是认知语言学隐喻系统研究的开始。在书中,他们指出,隐喻不仅仅只是一种修辞手段,同时也是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,它直接参与人类的认知过程。
 
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陈嘉映老师,则在《论隐喻》一文中进一步指出,隐喻就是借用在语言层面上成形的经验,对未成形的经验作系统描述。通过隐喻,某些尚未定型的经验,借助已经成形的经验得到组织和表达。
 
对于许多人而言,战争是一个我们从小就十分熟悉的对象。比如各种抗日题材的电影电视剧,还有许多唱红歌比赛,以及在学校所学的课本,乃至我们的国歌,其中就有着许多战争的话语。因此,新闻叙事运用战争隐喻,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能让人更快速地认知某些暂时不太了解的新闻事件。
 
第二,修辞动因。战争所特有的紧急性质,决定了战争术语必须是精准和简洁的,而不能像现在的政府通告那样空洞冗长。另外,新闻叙事语言的相对匮乏,也会促使人们通过词义泛化,来实现语言一定的动态平衡。因此,新闻叙事借用战争术语,既符合其对简洁度的要求,也有助于丰富其语言形式。
 
第三,历史文化动因。建国初期的领导人,多是军旅出身,习惯于用战争术语部署和平时期的各项工作。而随着大量军队干部和军人转入地方工作,军事用语也随之被带到了地方工作的“各条战线”。在近几十年来的历次抢险救灾中,军人往往也被命令参加,成为主要救援力量。这些因素,都促成了战争隐喻在新闻叙事中的泛化。

三、战争隐喻泛化,会产生哪些影响?


战争隐喻作为一种话语模式,其在新闻叙事中的泛化,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。积极方面的影响有:1、便于人们认知新事物;2、满足新闻叙事对语言简洁的要求;3、能将人们共同置于一种紧张的境地,以便齐心协力应对困难。

但是,它也会使人们习惯于以一种敌我意识极为明确的战争思维,去理解非战争领域的社会现象或问题。
 

比如说,在各地的防疫宣传标语中,也能看到“湖北回来的都是定时炸弹”“今年过年不串门,来串门的是敌人,敌人来了不开门” “发烧不说的人,都是潜伏在群众中的阶级敌人”这一类的标语。

 

人们制作这些标语的初衷虽然是好的,但实际上是一种战争思维在起作用。来串门的就一定是敌人吗?就不能是有急事的人?发烧不说,就一定是阶级敌人,而不是另有隐情?比如说,或是因为恐惧?或是因为担心被隔离而无法照顾家人之类?


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认为,战争就是一种强制性的行动,让敌人屈从,并为我们的意志服务。战争思维的要点,其实就是明确划分敌我意识,集中一切力量消灭敌人。就像毛泽东曾经所说的:谁是我们的敌人?谁是我们的朋友?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。
 
但是,这些新闻叙事所陈述的对象,大多并非真实的战争,也不是革命。这些对象,可能只是一项政府工作或经济活动,一次体育竞技比赛或社会公共卫生事件,但战争所特有的那种生死对立的敌我意识,它们其实并不具备,最多只能说它们是有一定限度内的对抗性或紧迫性。
 
因此,杨洋和董方峰两位作者指出:“当人们无意识中将战争话语作为动员武器时,战争思维就往往构成行为指导框架,使人们把他们的工作视作真正的战争,其终极目的就是采取任何手段消灭虚拟的敌人”,可能导致的后果就是:“战争隐喻客观上会遮蔽思维,阻碍人们接近事物真相,并放大对抗性,在行为上可能导向不必要的暴力”。
 

习惯于用战争思维去理解事物的人,也往往会将历史上的每一次灾难,都视作战争,并认为结局只有胜利和失败两个选择。而只要没有被“打垮”,就是胜利:



但他们从不会去想:灾难就是灾难,每一次灾难都是悲剧,没有真正的胜利。


四、我们可以做什么?


现代社会的一大特征,就是新闻媒体控制着社会话语权。当新闻媒体开始选择一种特定话语模式进行新闻叙事时,人们也往往会在潜移默化中,就接受了这种话语模式所承载的思维模式,并运用其去认知新闻事件。

 

因此,当我们在看新闻报道时,至少应该做到以下三点。


第一,对新闻叙事的语言保持高度的敏感。不管是哪一家新闻媒体,对其在新闻叙事中所运用的话语,尤其是战争隐喻,都应该时刻保持一种警惕,思考其背后所潜藏的思维模式究竟是什么。
 
第二,多渠道搜集信息对比新闻报道。新闻是建构出来的,同样的事件,在不同的媒体的新闻叙事中,会呈现不同的形态,有时甚至会截然相反。因此,长期只接收同一类新闻源,可能使你只会用一种思维模式去理解世界。比如说,你十年如一日地只看《环球时报》,那你对中美关系的认知,很可能也就“美帝亡我之心始终不死”的境界。
 
第三,关心他人的遭遇,始终保持一份同情的理解。不要热衷于“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”这样毫无根据的话语,而应尽可能设身处地的去理解那些有着不幸遭遇的人。这不是政治正确,而是因为你我这样的人,大多数也只是被时代所玩弄的普通人。
 
就像作家方方所说的那样:时代的一粒灰,落在个人头上,就是一座山。


相关阅读:

美国大学校园深受疫情影响

病毒来袭流言纷纷,我们该如何练就火眼金睛?

新冠病毒进化成“信息疫情”:次生灾害丛生,恐慌和种族主义泛滥



作者:伯罗奔尼撒,转载:1号档案馆本文经授权转载,版权归属作者/原载媒体。


喜欢本文?欢迎点赞/转发/关注/加入留美申研求职交流社群: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